塑料氙灯光源曝露试验(又称人工加速耐候试验),就是用人工的方法,模拟和强化在自然气候中受到的光、热、氧、温气、降雨为主要老化破坏的环境因素,热别是光,可以加速塑料的老化。按标准检测评定性能变化,从而获得近似于自然气候的耐候性。
塑料氙灯光源曝露试验方法是采用氙灯老化试验机,并按照GB9344-88塑料氙灯光源曝露试验方法标准进行。标准中规定:
1、在正常情况下,试样受到300~890nm波长的辐射,其辐照度为(1000±200)W/m2。低于300nm的辐照度不能大于±10%。如果使用其他辐照度,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。
2、黑板温度规定为(63±3)℃。根据有关协议,也可以选用(45±3)℃或(55±3)℃,但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。
3、相对湿度规定为(65±5)%,根据有关协议,也可选用(35±5)%、(50±5)%或(90±5)%,但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。
4、喷水周期规定为18min/102min(喷水时间/不喷水时间,下同)。根据有关协议,也可选用3min/17min、5min/25min或12min/48min,但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。喷淋水可用自来水、其pH值为6~8.,必要时,可采用蒸馏水或离子水。
5、曝露周期数一般不少于5个。
标准中还规定:材料的耐候性、可用性能降至某一规定值(常取保留率50%)时的曝露时间(如不多于2500h)或辐射量时的性能变化值表示。
二、塑料荧光紫外灯光源曝露试验方法(紫外老化试验箱)
美国ASTM G53非金属材料曝露用的光和水曝露仪(荧光紫外-冷凝型)操作实施方法标准,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荧光紫外灯光源曝露试验的国家标准。就是用人工方法,模拟雨水或露水以及阳光中的紫外能力所引起的破坏。它不能用来模拟像大气污染、生物破坏或咸水作用等区域性天气现象所引起的破坏。
标准中还规定:
1、试验箱由耐腐蚀材料构成。内装8支荧光紫外灯,一个加热水槽、试验样品架以及控制和指示操作时间和温度的设备。
2、荧光紫外灯长1220mm,额定值40W。是发射峰在313nm的UV-B型灯(除非另有规定)。灯分装成两排,每排4支灯。每排灯与中心的平行距离为70mm。试验面与灯面平行。离灯面zui近距离为50mm。
3、试验样品应曝露在位于试验设备各侧的宽900mm×高210mm的区域。
4、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试验条件。如果没有特定的试验条件,建议采用下面的周期和试验温度:在60℃下紫外曝露4h并在50℃下冷凝4h。
5、灯运行400~500h后,每排灯更换一支灯,这样变换位置可以保证灯的使用寿命达1600~1800h。
6、可在达到一定商定的试验总小时数后结束试验,也可在试验样品或某一标准样品的性能发生商定的变化后结束试验。为了方便,在正常工作时间下,检查样品和结束试验推荐采用下面的试验持续时间:
96h=4d 672h=4星期
168h=1星期 1008h=6星期
336h=2星期 1512h=9星期